您的位置: 首頁 >要聞 >

即使生產遠離中國 東南亞也可能不是下一個 世界工廠

2019-04-08 14:55:18 編輯: 來源:
導讀 貝恩公司(Bain and Co )的一項調查顯示,隨著美中貿易爭端繼續(xù)影響全球市場和商業(yè)情緒,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其業(yè)務戰(zhàn)略。對美國跨國公司200

貝恩公司(Bain and Co.)的一項調查顯示,隨著美中貿易爭端繼續(xù)影響全球市場和商業(yè)情緒,跨國公司正在調整其業(yè)務戰(zhàn)略。

對美國跨國公司200名高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,60%的人表示他們已準備好采取行動。相比之下,一年前采取觀望態(tài)度的比例為50%。

貝恩副總裁Gerry Mattios表示,隨著針對非中國消費者的商品生產越來越接近目標市場,工廠設施將變得更加分散。在美國 - 中國貿易爭端正在推動美國的跨國公司搬遷的工廠,為他們調整經營策略,供應鏈在未來12個月內,根據貝恩公司和的調查。

“這種轉變正在發(fā)生,”貝恩咨詢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說。

“回到2018年底,當我們發(fā)布類似的報告時,我們發(fā)現很多公司 - 超過50% - 實際上坐在柵欄上......沒有采取任何重大行動,”Mattios告訴CNBC的“ Squawk Box“周一。

但現在,60%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準備好采取行動,因為他們看到資產負債表存在不利因素,他補充道。“他們認為客戶必須支付部分費用,他們正試圖了解如何重新評估他們的供應鏈。”

供應鏈是公司與其供應商之間的網絡,用于生產和分銷公司的產品。

Mattios表示,盡管中國具有顯著的成本優(yōu)勢,推動該國成為世界制造業(yè)中心的領先地位,但隨著成本上升,這種優(yōu)勢正在逐漸消失。

該調查對在中國開展業(yè)務的美國跨國公司的200多名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供應鏈官員進行了調查,并試圖評估他們對正在進行的貿易爭端的看法。然而,隨著中國逐漸走向消費驅動型經濟,一些制造業(yè)仍將留在中國,他說。Mattios表示,將出口的物品將會看到一些裝配線移至東南亞。

不過,他補充道,“我們認為東南亞不會像二十年前中國那樣成為世界工廠。”

'零散制造'

“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自動化,技術改進。我們從這個統(tǒng)一的全球制造中心轉移到我們曾經擁有的更加分散的制造足跡,”顧問說。

他補充說,例如,公司將使各種設施的產品更接近美國或歐洲的消費者。

由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貿易爭端繼續(xù)影響全球市場和商業(yè)情緒,跨國公司正在采取行動。他補充說,一些公司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,新的創(chuàng)新來源和新的制造領域。

“最終,有人必須支付長期貿易糾紛,這會增加供應鏈的成本,”Mattios說,并補充說,消費者或制造商必須承擔一些成本以維持市場份額 - 即使利潤率降低。

盡管有各種策略,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,Mattios說:“貿易糾紛的這種不確定性并沒有幫助任何人。”

“盡管公司已經準備好開始采取行動,但仍然渴望穩(wěn)定,因此公司可以開始制定計劃,”他說。
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

最新文章

精彩推薦

圖文推薦

點擊排行
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網.復制必究 聯(lián)系QQ   備案號:
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
郵箱:toplearningteam#gmail.com (請將#換成@)